正在阅读:本周三明最高温破30℃?夏天真的来了?然而雨还是一直下......
分享文章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今日关注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本周三明最高温破30℃?夏天真的来了?然而雨还是一直下......

转载 2019/03/18 14:15:39 发布 来源:网络 作者:三明明网 38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上周,三明人民终于从厚毛衣

和大棉被中挣脱了出来


本周温度也将急剧上升

最高温32℃!!

夏天真的来了吗?

要知道,

三明的天气就像女朋友的脾气...

所以......


气温逐渐回升


长时间的阴雨寡照天气后,

近几日

气温节节攀升

好像突然就换了季节


未来十天虽然各地气温起伏大

但平均气温总体较高

南方20-21日升温达到顶峰,有初夏的感觉。


趁着阳光尚在,

什么发霉的、长蘑菇的、

不敢洗的衣服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洗!

拿出来晒!


新一轮降水即将来临


小明也要提醒你,

接下来的天气

可能再次让你怀疑人生……

新一轮降水过程开启

快把我的晴天还给我


不过!

(阳光)升温总在风雨后啊!

快看





31°C!32°C!

终于要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了!

我的短袖已经迫不及待了


我的短裙已经迫不及待了


我的花裤衩已经迫不及待了


说着小明就打开了淘宝

来了一波激情购物......


所以接下来,

在冬衣下尘封了许久的肉肉

终于要重见天日了

你,准备好减肥了吗?




不说了我先去操场跑两圈


早晚温差相差10℃


不过,

大家先不要着急换衣服


让小明为你们冷静分析一波...

↓↓↓

尽管迎来了升温,

但下周福建昼夜温差平均10℃以上

温!差!大!到!想!哭!泣!


然后暴击来了!

32℃的高温之后

下周五也将迎来大降温


说降温就降温!

说升温就升温!

这秒升秒降的速度

实在是让人反应不过来

(羽绒服、电热毯、暖手宝,别走......)


而且,这段时间

晴雨相间

不定时掉落雨水


请各位小伙伴注意调节心情,

外出时注意交通安全



按小编以往的经验看,

三明下周的天气应该是这样的

↓↓↓


白天穿着大裤衩

晚上裹着大棉袄

一天过成四季真不是瞎吹的



这件事千万要注意


都说“三月天孩儿面”,这话一点不假。进入3月中旬,天气系统已不复冬日里慢悠悠的切换模式,天气变化的节奏会越来越快。


对人体来说,一冷一热,身体难免吃不消。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特别要注意最近的天气,及时增减衣物。

七则汤谱请收好


1.杞子生姜红枣蜂蜜汤

〔配方〕枸杞子30克、生姜蓉15克、红枣肉(切碎)3~5粒、蜂蜜1汤匙。

〔制作〕先将杞子、生姜蓉与红枣肉加清水煲汤15分钟,再加入蜂蜜饮食。

注:大便秘结者先盛装起杞子生姜红枣汤,待降温至40度左右才加入蜂蜜。

〔功效〕益肝,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络润肤,提高免疫力。尤其适宜脾虚胃寒、中气不足、容易感冒、皮肤不泽、面有色斑的人群饮用。

2. 决明子杞子猪肝汤

〔配方〕炒决明子15克、枸杞子20克、姜片3片、猪肝100克。

〔制作〕一起煲汤,大火煑沸后,小火煎15分钟,食盐调味饮食。

〔功效〕平肝明目,润肠通便。尤其适宜双眼畏光多泪、肝阳上亢及习惯性便秘人群饮食。

3.雪梨苹果瘦肉汤

〔配方〕雪梨1个、苹果1个、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制作〕雪梨与苹果去皮去心核并切块,与切片的痩肉、生姜一起煲汤,食盐调味饮食。

〔功效〕清肝散热,生津润肺,养血安神,利咽化痰。尤其适宜阴虚上火、咽干口渴、肺燥痰多、高血压的人群食用。

4. 粉葛芡实赤小豆猪瘦肉汤

〔配方〕鲜粉葛(切块)200克、芡实30克、赤小豆30克、生姜3片、猪瘦肉(切片)150克。

〔制作〕一起煲汤,食盐调味,分餐饮食。

〔功效〕解肌清热,健脾除湿,生津止渴。尤其适宜脾虛、湿重、困倦的人群食用。

5. 天麻川芎白芍杞子鱼头汤

〔配方〕天麻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枸杞子10克、生姜3片、大鱼头(切块)1个。

〔制作〕一起放入炖盅,加开水2小碗,隔水炖1.5小时,食盐调味,分两次饮食。

〔功效〕平肝潜阳,行气活血、息风止痉。尤其适宜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头晕目眩、头痛眼花、肢体麻木的人群食用。


6.桑椹杞子竹笋乌鸡煲

〔配方〕桑椹50克、枸杞子10克、竹笋150克、生姜3片、乌鸡(切块)1只。

〔制作〕用黄酒及佐料调味捞鸡,与各药材食物一起放入砂锅,隔水炖熟。随餐食用。

〔功效〕滋阴补血,明目,健脾润燥,生津消渴,消除疲劳。尤其适宜于肝肾阴虚、咽干口渴、肠燥便秘、容易春困的人群食用。


7. 茵陈金钱草扁豆猪横脷汤

〔配方〕茵陈15克、金钱草15克、扁豆20克、生姜5片、猪横脷1条。

〔制作〕一起煲汤、食盐调味饮用。

〔功效〕平肝健脾,清除湿热,利尿通淋,解毒消肿。尤其适宜肝胆湿热、小便不畅、血脂高及肥胖的人群饮用。


小贴士

初春时节,气温起伏波动大,为了适应季节的变化,『春捂』知识大家要知道。

早春的时候不要急着脱掉冬装换春装,由于天气转换较快,身体的适应力难以跟上,很容易受到寒气的入侵,穿着应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头、背、腹、足底。一般情况,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至15天。“捂”会依各人体质而有所不同,老人、小孩或体质偏寒者可多捂几天,而体热的人则可以少捂几天。

(1)看温度

通常来说,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

(2)看昼夜温差

早春时节,应该多多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一两天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特别是当天气预报预告昼夜温差超过7-10摄氏度时,就该小心防寒了。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