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这两天的降温
有目共睹啊...
一觉睡醒感觉福建变了天
然而看了看后面的天气
今天还算暖和
小明一觉醒来
就看到不少人在朋友圈哭喊
好冷的天
问候语都变成了
你穿秋裤了吗???
阿嚏...
当你在犹豫穿不穿秋裤的时候
你离“阿嚏”有多远?
有不少朋友会说,
哎?我家这边还好啊...
那你看看人家东北那边...
都冻得发紫了好吗。
另外,
中国气象台显示,受冷空气影响,今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山东、江苏、湖北中部、安徽中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气温下降4~8℃,部分地区达10~11℃;今5时,气温0℃线位于辽宁东南部、北京北部至山西东北部、内蒙古中部一带。
最低气温将继续降低
到16日早晨将迎来一个低谷
内陆地区最低气温只有13~15℃!
@福建气象
15-16日,冷空气继续补充南下,我省上空以偏北气流为主,全省天气多云间晴。
17日,高空受偏西气流影响,低层为偏北气流,湿度小,全省多云到晴。
福建气象
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小明在这里提醒大家
早晚温差大
大家一定要注意及时添加衣物
预防感冒
厦门
泉州
漳州
三明
宁德
南平
龙岩
莆田
平潭
穿衣篇
只要遵循下面3条穿衣法则,御寒保暖也可以既美观又方便。
材质上:内薄软、中保暖、外防风
内衣穿得过厚,不仅不舒适,还会增加内衣里的空气对流,使保暖性下降。应以薄、软的棉织材质为主。
中层衣服以羊毛、羊绒、纯棉材质最合适。
外衣要以防风为主,面料要致密。
款式上:内贴身、中宽松、外收口
秋冬干燥,皮肤敏感,内衣要贴身、柔软、没有刺激性。
中层衣服不要过紧,适度宽松。
过度宽松肥大容易钻风,冷空气乘虚而入。外衣的领口、袖口、腰部、脚踝等处最好有收口设计。
部位上:顾两头、腿要厚、腰别露
两头指的是头和脚。人体热量大部分从头部散发,大风天出门最好戴上帽子;颈部受寒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最好戴围巾、穿有领衣物。
腿部是冬季保暖的重点,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鞋帮低、鞋底薄都不利于足部保暖。
腰部肾脏附近最怕风寒侵袭,腰部受寒会引起气滞血瘀。穿衣要注意腰部的衔接,上衣最好盖过腰部。
饮食篇
味冲的食物
乍暖还寒时,可以吃一些葱、姜、蒜、洋葱、白萝卜、芥末等味冲的食物,能够益气通阳、祛散阴寒,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能起到杀菌防病、预防感冒的功效。
但含硫化合物等活性物质遇热会被破坏。所以尽量少高温加热,能生吃的就尽量生吃,接受不了生吃辣味的,也不要煮得太熟太烂。
专家提醒,高血压、心脏病、胃病、皮肤病的人最好慎吃。
黑色食物
黑米、黑木耳、黑枣、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暖身功效。
白色食物
深秋时节应该多吃点白色食物,因为“燥”是此时最明显的气候特点之一,而大白菜、白萝卜、百合、白莲子、银耳、莲藕、杏仁等白色食物具有润秋燥的作用。
天气寒冷时节,不仅要重视增衣保暖,还应该加强体育锻炼。要想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最根本的就是加强运动。人体新陈代谢越旺盛,耐寒能力就越强。
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常年坚持洗冷水浴或游泳,是增强身体御寒能力行之有效的健身方式。
但对普通人来说,经常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广场舞、球类运动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