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与梅列区上河城小区隔河相望的地块,正在建设一个市区新的城市地标——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公园位于梅列区贵溪洋新区。总建设面积为24.41万平方米,项目列入“城市双修”重中之重项目。建成后,这里将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观光科普于一体,是一座综合性城市公园。
这座公园有什么特点?
目前建设进展如何?
何时可以开放?
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创意:地质灾害点整治提升变公园
梅列区贵溪洋村,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近年来,纳入了三明北部新城开发。贵溪洋新区位居市区北大门,总开发面积约5平方公里,南部与徐碧新城连成一片,西部与上河城住宅区遥相呼应,是加快三明中心城市发展,推动三明市区与沙县同城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万达、碧桂园、中梁壹号院、富力爱丁堡、城投广场等项目入驻贵溪洋新区,北部新城日新月异,这个大型、现代化的新型社区,正成为三明市一张新的“城市名片”。这张新的“城市名片”,缺少一个综合性公园。
新建一个综合性公园成了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一环。选址何处?原市污水处理厂周边地块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紧邻沙溪河与205国道,区域内有贵溪、小溪两条水系由南向北穿过地块,汇入沙溪河,形成三溪汇聚美景。过去,这里因山地高低落差大,土石疏松而水土流失严重。
正在建设的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
多年来,我市有关部门一直在开展山体滑坡治理,抢险加固,水系改造,固山理水。经过多次科学研究论证,市委、市政府最后决定将这片地质灾害点整治提升变公园,邀请专家们经过10多次的设计、评议、修改,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蓝图绘就。
公园建设项目是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共有5个子项目,分别是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贵溪水系整治提升工程、小溪水系整治提升工程、贵溪两侧的生态修护工程、小溪两侧的生态修护工程。
国内罕见:高低落差89.36米
两山夹两溪,犹如立体的山水盆景,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有两座山、两条溪,地势高差跌宕、峰谷明显,山地加湿地,最高处为215.36米,最低126米,落差89.36米的生态湿地公园在国内也属罕见。
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保留了城市之中的自然山林,有着良好的山水资源景观,在尊重自然中,设计团队努力营造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如何将两山夹两溪融会贯通进行整体公园场景布置,是摆在设计团队面前的难题,但也是公园的一大亮点。
公园规划结构为“一廊两带五园五个出入口”,其中“一廊”为云廊系统:包含沙溪云廊、贵溪云桥、登山步道;“两带”为贵溪碧波体验带、小溪湿地休闲带;“五园”为岩背园、金鼠园、百鸟园、百荷园、百花园;“五个出入口”为:南主入口、西南次入口、西入口、东侧次入口、北次入口。公园建设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主题,按照“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建设原则。
其中,环形的沙溪云廊步道系统,全长约1100米,宽3.5米,创造性的设计,将两山夹两溪串联起来,让人能倘徉于青山绿水之间。
保护生态:项目建设采取山体“零开挖”
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中遇到了最大难题:我市要求保护生态,‘零开挖’山体,这就意味着不能开挖施工便道,破坏原生态的山林资源。”市城发集团总经理助理、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经理黄清泉说。
施工便道是项目建设的“命脉”,它就像“血管”贯通于项目建设的每个地点,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要靠这条“命脉”来运输,大型机械、运输设备才能进场施工。
没有了施工“命脉”,大部分的建设材料要靠工人肩扛,骡子拉货,运输到各个施工点。为处处体现公园原生态的元素,最大程度减少对山地的开挖及原始植被的破坏,总长2829米的云廊和登山步道系统,采用钢混结构架空地面,穿梭于山林间,步道架空的地表植物依然自然生长,动物可以自由穿行,钢混骨架结构上铺设耐腐蚀的竹木地板,与自然浑然一体。
炎炎夏日,在沙溪云廊步道建设工地,工人们肩扛重50公斤、长3米的钢管,走在架空的钢架结构上,将一根根钢管运到半山的施工点,进行焊接。烈日下,滚烫的钢管,压在工人的肩上,他们每人一天来回运输20多趟。
公园整个项目钢材用量约1500吨,在吊机使用不了的地方,材料运送就这样靠人力或骡子运到施工点。“步道钢构材料依靠人力运输到施工点搭建再焊接,每天只能推进20米。”有着20多年电焊经验的钢结构班组组长胡师傅说。
目前,“一廊”中,位于沙溪云廊岩背山步道的钢结构,累计完成390米,占总量65%,桥梁基础累计完成70%。
施工难点:贵溪云桥须在高空中完成拼接
这里将是公园最精华的景点之一,一座全长约120米,宽5米的玻璃栈桥——贵溪云桥,横跨岩背山、金鼠山之间。”施工单位福建鑫远建工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建设的罗家鑫,指着岩背山、金鼠山之间,用手在空中划出了半弧型。
贵溪云桥桥面距离地面34米,桥体采用钢结构,通过引桥,将玻璃栈桥与沙溪云廊步道系统相连成环线。
建成后,人站在栈桥上,可远眺溪水叠瀑、百花美景、新城景观,透过玻璃还可看到脚下贵溪洋溪水从桥下流过。
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几台大型钻机紧挨着两座山,不停地向地下钻孔,为玻璃栈桥的主桥墩打牢地基。
“今年8月,项目将进入一个施工难点:巨型的桥面钢构,须在狭小的钢构便桥上现场预拼装,长120米的桥面拆分成三段,在地面分段预拼装完成后,聘请专业的吊机团队用两台500吨的吊机,同时在贵溪洋溪两岸的钢构便桥上吊起,在距离地面34米的高空中完成三段拼装。
玻璃栈桥——贵溪云桥建设工地
玻璃栈桥有两条焊缝是在空中进行的。”罗家鑫介绍。玻璃栈桥的引桥部分,单柱桥墩高度根据地形从10米到2米不等,为保护生态资源,工作面非常狭小,施工部门边建设边探寻最佳施工方案。据悉,玻璃栈桥主体计划今年国庆期间完成。
生态、灵动:水系整治与河岸景观改造结合
公园区域内有贵溪、小溪两条水系由南向北汇入沙溪河,潺潺流水给公园带来了灵动之气。水系整治与河岸景观改造结合,建设贵溪碧波体验带、小溪湿地休闲带。百鸟园、百荷园、百花园建设在水系旁。
正在建设的贵溪碧波体验带
2019年10月,贵溪洋溪河道整治工程完工验收,整治范围从贵溪洋快速通道出口下游处至沙溪河汇合口,上游河床高程为167.4米,下游河床高程为125.5米,河道落差41.9米,综合整治长度1045米,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原水系排洪、防洪条件。
贵溪碧波体验带,在贵溪洋溪河道整治工程的基础上提升改造,全长约1090米,宽3米至20米不等,从北向南依次与规划四路、规划二路相交。目前,贵溪碧波体验带公厕主体完成,桥梁桩基完成。
小溪湿地休闲带,在小溪水系整治工程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两岸景观改造,全长约1380米,扩大小溪水面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水体岸线,栽植耐水植物,打造湿地景观和湿地绿岛,种植浆果类乔灌木,吸引野生鸟类栖息;其中采用生态透水砖的小溪慢道,全长1355米,宽3米,东与贵溪碧波体验带相连,北侧采用架空廊道下穿新建的江滨路,与市政行政服务中心位置的现有绿道相连。
过去,小溪河道由于常年汛期冲刷,地灾隐患大,整治工程提高标高,建水坝,利用上下的落差及河水源头倾斜直下形成一个瀑布,同时在坝旁建一个观景桥,两岸建设人行慢道,阳光灿烂时,水花四溅,会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
公园建设
一期工程力争年底向市民开放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及贵溪洋溪、小溪水系整治提升项目一期工程于今年3月21日正式开工,力争今年年底向市民开放。
在公园的南主入口,记者看到南主入口休闲广场土石方开挖、土地平整、地下排水系统基本完成。
“公园的南主入口与在建楼盘金澜湾二期仅一条马路相隔,公园南主入口休闲广场面积为5600平方米,配套了休闲和儿童娱乐的设施。”罗家鑫说。
在南主入口休闲广场旁是梯田式的百花园,由地质灾害点提升改造,上下落差为23米,通过百花园跌级花阶步道,将南主入口休闲广场与贵溪碧波体验带串联起来。
目前,百花园完成土石方平整。据了解,目前,“一廊”中的桩基完成2600米,累计完成桩基85%。“五个出入口”累计完成25%,其中,西广场完成挡墙、泡沫混凝土、厕所及管理房、廊架主体。
今年年底一期工程完工后,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二期工程将完善小溪湿地休闲带建设。
先来看看效果图~
贵溪洋生态湿地公园效果图(全景)
贵溪碧波体验带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