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福州和福清地下党组织的优秀领导人黄孝敏
分享文章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信息快递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福州和福清地下党组织的优秀领导人黄孝敏

转载 2020/12/16 15:35:01 发布 来源: 作者:佚名 234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黄孝敏,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平湖镇达才村人,1907年11月出生,原名孝闵,字景骞,曾化名破晓、李成、吴望平等。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任中共古田特支组织委员。1927年12月至1937年6月,历任中共福州市委执行委员,中共福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福州市互济会主席,中共福州市行动委员会委员,中共福州市委负责人,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工农红军闽东游击队第十三支队政委,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共福清中心县委书记兼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政委,中共闽中特委常委、组织部长兼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第一支队政委等职。黄孝敏是福建省大革命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福州和闽中地区党的优秀领导者之一、闽东连(江)罗(源)苏区和闽中特委、闽中游击区主要创建者之一,也是闽东最早成立的党组织——中共古田县特别支部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长期担任早期中共福州市委主要领导职务,对福建省党的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和群众革命斗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于1937年2月被捕,6月英勇就义于福州。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

黄孝敏同志是福建省大革命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福州和闽中地区党的优秀领导者之一、闽东连(江)罗(源)苏区和闽中特委、闽中游击区主要创建者之一,也是闽东最早成立的党组织——中共古田县特别支部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长期担任早期中共福州市委主要领导职务,对福建省党的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和群众革命斗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黄孝敏同志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平湖镇达才村一个富裕家庭,青年时期就接受革命思想,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他放弃了优裕的家庭生活,新婚不久便寄父母遗爱于寰中,毅然决然离家投身革命,十余年间在家日子不足 3 个月。他领导开展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发动武装斗争,创建苏维埃革命根据地,足迹遍及福州、闽东、闽中。组织领导的飞竹暴动,打响了连罗武装革命第一枪;指导发动的东湖农运,掀起了连江减租抗债斗争的高潮;总结龙高暴动经验,将福清引上了土地革命的轨道;带领创建的闽中特委和游击区,成为党领导的南方游击战争的重要片区,犹如一把把利刃刺进了敌人的心脏。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经受了战争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在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面前,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无论是在城市地下斗争中,还是在农村武装革命的战场上,都展示了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铁窗下、枪口前,都表现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黄孝敏同志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对革命事业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在他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经他介绍入党的同志,许多都成为了福建省革命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如:叶凯(中共烈士,曾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代理书记)、陈宗远(中共烈士,中共古田特别支部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共福州市委组织部长)、程序(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默涵(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何利生(中共烈士,曾任中共福州市委兵委委员)、杨而菖(中共烈士,连罗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者)、黄丹岩、黄淑宗(两位均系中共烈士,均任过中共福鼎县委书记,系中共福鼎党组织的创建者)、郑厚康、黄应龙(两位均系中共连江县委创建者)、林水发(中共烈士,曾任闽东工农红军十三支队参谋长)、梁仁钦(中共烈士,曾任中共连江中心支部组织委员)等。

1

黄孝敏同志是福州和福清地下党组织的优秀领导人之一,信念坚定,忠诚担当,为我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孝敏,1907年11月出生,原名黄孝闵,字景鶱,化名破晓、李成、吴望平。1927年初,受中共福州地委派遣回古田县创建党组织和发动农民运动,任中共古田县特别支部组织委员,在古田发展党员46人,组建达才、浣溪、罗家村、罗峰4个党小组。1927年12月,中共福州市委建立,任市委执行委员。1928年2月,受中共福州市委派遣回古田领导农民进行抗捐抗税斗争,将特支机关迁至平湖沙洲尾,在平湖成立农会,发展会员四五百人。1928年初至1934年初,历任中共福州市委执委、常委、宣传部长、秘书长、行委委员,福州互济会主席,中共福州市委负责人,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闽东工农游击第十三支队政委等职。1931年10月,黄孝敏和邓子恢、张铁等同志在连江县领导减租抗债斗争。1932年12月和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开辟连(江)罗(源)革命根椐地,沉重打击了东岱、丹阳、飞竹、洋柄、马洋民团,建立长龙山面游击区,实现了福州中心市委把连罗根据地连成一片的目标。

 黄孝敏同志与福清革命历史渊源深厚。在领导福清开展革命运动中,黄孝敏不仅先后介绍了夏淑琼、程序等一大批福清同志入党,而且为福清党的组织建设、革命武装建设、根据地建设以及群众斗争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1929年至1930年初,福州市委常委、秘书长黄孝敏就指导福清先后建立了“人道互济会”、“革命同志社”两个外围组织。1930年5月,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孝敏派何希銮回福清开展建团工作,不久就在福清成立了三个团小组。这些活动为福清地方党组织的诞生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34年4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福州中心市委机关遭敌严重破坏,市委书记陈之枢被捕叛变,此时从上海返榕的黄孝敏得知情势后,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迅速通过多种渠道通知未暴露身份的同志,及时组织切断与可能被监视人士的一切联系,在危急关头保护了党组织和同志的安全,保存了福州地下党组织开展斗争的革命火种。7月黄孝敏同志转移到福清,与同志们分析研究福州地下党面临的困难和福清党组织建设工作。8月成立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和共青团福清中心县委,黄孝敏任中心县委书记,陈振芳(后改名程序)任共青团福清中心县委书记。随后,黄孝敏书记带领党员林清城等9人到连江苏区学习土地革命斗争经验,并打通了福清与连江中心县委的海上联络线。11月福清中心县委以海口塔坪寺集中起来的骨干为基础组建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黄孝敏兼任政委,陈振芳任政治干事,游击大队开始对地主豪绅开展经济斗争。


 1935年1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在镜洋镇长征村掌溪自然村的蔡三俤故居召开扩大会议,书记黄孝敏在会上分析了瑶山会武装斗争和南西亭暴动经验教训和党的武装力量薄弱的状况以及在沿海和福厦公路线附近活动的困难与不利。会议决定福清游击大队进驻处于有利地理位置的镜洋镇西边村角楼自然村,伺机进入福清和永泰交界处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罗汉里开辟游击根据地。2月,由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剿连江苏区和连江沿海地区,连江“西南团”20多名骨干在原中共连江县委书记魏耿、西南团团长杨采衡和共青团连江县委书记陈云飞的带领下转移到福清,并加入福清游击大队。2月底,陈云飞受黄孝敏委派前往罗汉里开展各项前期摸底和疏通工作。不久,黄孝敏带领游击大队全体指战员进入罗汉里,开辟了罗汉里游击根据地。随后,游击大队肃清了罗汉里根据地范围之内的土匪和反动民团势力,并开始了自身建设。1935年5月福清、莆田两个中心县委撤销,联合组建中共闽中特委,同时将福清、莆田两个游击大队整编为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罗汉里)第一支队和(常太)第二支队,黄孝敏任闽中特委常委、组织部长、第一支队政委。

 从1935年10月到1936年2月,闽中工农红军第一支队在闽中特委的领导下,发动了对国民党地方统治势力灵活机动的5次军事打击,其中河村桥伏击战特别鼓舞人心。1936年2月,闽中第一支队在福清、闽侯交界的河村桥拦截国民党解款专车,抓获省银行副总经理韩疆士、国民党驻菲律宾三国总支部主任郑其妙和大田县长萨福畴及宪兵7人,缴获现钞200余万元、金银和11支短枪,震惊国民党福建当局。1936年7月,黄孝敏奉命赴香港寻找中共南方工委,沟通了闽中特委和上级党组织的联系。1937年2月16日,闽中特委在莆田梧塘洪渡村开会,因叛徒出卖,特委领导人王于洁、黄孝敏、潘涛、余长钺和陈炳奎先后被捕。6月23日,年仅30岁的黄孝敏等五位特委领导人在福州西门鸡角弄英勇就义。

2

 黄孝敏烈士故居及其陈列馆修缮利用成效明显,史实齐全,生动感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光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福清市委、古田县委的关心指导以及黄孝敏烈士后代的积极配合下,黄孝敏故居及其陈列馆的修缮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一方面,黄孝敏的故居得到了较好修护,还陈列了部分重要史料;另一方面,与故居连在一起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原达才中心小学的旧校舍和空地,经过沟通协调、全面修缮和充分利用,已修建成黄孝敏烈士史料陈列馆和相关活动广场。陈列馆内进行了样本模拟初步布展,设置了“古田特支工作”、“福州市委工作”、“福清中心县委工作”、“闽中特委”、“播种者”等展室,其中“福清中心县委工作”展室专门陈列了黄孝敏烈士与他的战友们在福清等地工作的珍贵历史资料。陈列馆史料齐全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黄孝敏烈士的生平事迹和光辉的战斗历程。2008年以来,黄孝敏故居及其陈列馆先后被宁德市委命名为“宁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省委党史研究室授予“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牌匾,被省老区办授予“福建省革命遗址”牌匾,被省旅游局列为“福建省红色旅游景点”。

  原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程序曾撰文《一腔热血为人民——深情怀念黄孝敏烈士》,撰诗《谒福清烈士陵园(悼黄孝敏、刘突军、何文成、余长钺、陈炳奎、陈振先诸烈士)》“数谒陵园非为私,浩歌归去任鼓噪,横眉冷对‘三部曲’,碧血化开自由花。烈士不作寻常死,蕉岭就义舌不磨;寸寸山河寸寸血,遗爱般般缔造难。”同时为黄孝敏烈士史料陈列馆题写黄孝敏烈士句“收天下春归之脏腑,造一世福鉴此心肠”。黄孝敏烈士用短暂的人生,坚定的信念,忠诚的情怀,谱写了共产党人的正气之歌和英雄史诗,他的革命精神和功绩将永远熠耀在福建的红色大地和革命史册!


  英雄不朽,忠魂永生!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