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大田县谢洋乡珍山村林立取老人家中珍藏着一枚苏维埃币,是他父亲当年参加地下党时留下的。10月15日,在大田县老区办主任林克源的陪同下,我们在老人家里见到了这枚面值为“五分”的铜圆硬币。
▲苏维埃币正面
苏维埃硬币的材质为紫铜,是由当时苏区中央造币厂铸造的,在中央苏区流通。据资料介绍,苏维埃币有纸币、银圆和铜圆3种,铜圆硬币的币值分为“一分”和“五分”,其中“五分”铜圆硬币发行于1932年至1934年之间,直径26毫米、厚度1.5毫米、重量7.1克。
这枚珍贵的苏维埃币,为大田县申报中央苏区县,起到了重要佐证作用,被编入《大田中央苏区史料选编》一书。
2012年5月,大田县为申报中央苏区县,请寓居福州的林志群,帮忙回忆和寻找当年中央红军在大田开展革命斗争的情况及留下的红色遗迹。
▲林笏隆烈士故居——述祖堂
武陵和谢洋一带,有很多红军时期留下的遗址、遗迹和遗物。“谢洋乡珍山村林立取,保存有父亲留下的重要革命遗物苏维埃币,这个遗物能说明问题,因为苏维埃币当时仅流通于中央苏区,它能够流通在大田的广大地区,包括偏僻的山区,说明大田就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
林志群之所以知道林立取有苏维埃币,是因为林立取写信给他,要求帮助落实其父林丁生革命“五老”的荣誉问题。信的落款除了林立取的姓名外,还加盖了5分苏维埃硬币的印模。
林立取今年77岁,在他6岁时父亲去世。那是1949年2月,刚过完元宵节,林丁生临终前嘱咐妻子:“我们做人要有骨气,如果以后两个孩子没能力养活,你可以带他们去讨,但千万不能让他们去偷和去抢。”
谢洋地处大田、漳平、永春等县的交界处,山高林密,股匪众多,当时各种反动势力错综复杂,烧杀抢夺是家常便饭。
林丁生和同村的革命烈士林丁植等人一起参加地下党活动,在谢洋乡的科里、和春、碧山村和永春县一都黄沙村等革命基点村开展活动。地下党组织归大(田)永(春)德(化)边委领导,林志群曾担任边委书记。
▲苏维埃币背面
当年,大田县党史部门派人到谢洋乡,找到珍山村的林立取。听对方讲明来意后,林立取小心翼翼地把用红布包裹的苏维埃硬币拿出来,只让拍照不准拿走,因为这是他们家的荣誉。
时隔多年,林立取忆起母亲讲的故事。父亲林丁生参加革命后,经常在下半夜去村外开会。有一次,他身上带着两把手电,走到一半路程时,突然听到路边的树林里发出了鸟铳扣动扳机的声响,他赶紧把手电放在地上匆忙跑开,也不清楚是谁偷袭;闽中工委驻地武陵乡被国民党保安团800多人包围,党组织和游击队转移出来,隐蔽在珍山村大树林里,林立取的母亲负责做饭菜,父亲林丁生给战友们送饭……
(采录:林生钟 罗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