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 | 时隔82年,大田这段尘封的历史被人发现!
分享文章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信息快递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 | 时隔82年,大田这段尘封的历史被人发现!

转载 2020/12/16 15:42:42 发布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佚名 26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开国上将叶飞在回忆录里记述,当年介绍他加入共青团的是叶炎煌。新中国建立后,陈毅同志专门为叶炎煌题词“新中国的奠基石”。


叶炎煌原名叶延环,是大田县华兴乡京口村人。1919年,作为中医世家的叶家,举家迁到厦门,经营“叶丽春堂”。这在当时是一家响当当的中药铺。


叶炎煌是在厦门求学的时候,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革命陷入了低潮。可是,18岁的叶炎煌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向何处去?民族的未来又在哪里?


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盏指路明灯之后,叶炎煌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叶炎煌故居


叶家的“叶丽春堂”,很快成了地下党的联络点。以行医为掩护,叶炎煌积极开展革命工作。随后,他担任了共青团厦门市委书记,也是中共厦门市委工作人员。无数的重要情报,经他家的“叶丽春堂”中转。


1928年下半年


叶炎煌找来了年轻的志同道合的叶飞。那时,叶飞正好完成厦门省立十三中四年制的课程,只要再读一年预科,就可以考大学。


此时加入地下党,意味着要脱离学校,脱离家庭,放弃升学,完全转入地下。可是,叶飞没有丝毫犹豫。因为,他相信叶炎煌。积极投身革命并且儒雅有加的叶炎煌,吸引了一大批爱国进步的青年学生。


根据工作表现和个人素质,组织上早就打算培养叶飞。而叶炎煌顺势而为,引领叶飞加入了共青团。从此,叶飞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且为建立新中国舍生忘死,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9年初


叶炎煌接受中共厦门区委委派,返回家乡大田开展党的工作,成为这片红色土地的革命先驱。很快,他联系了一批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教育、传播革命思想,建立起中共大田特别支部,为不久之后红四军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时隔82年,这段尘封的历史,在厦门市图书馆被大田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发现。由此,一直被认定为1937年2月才建立“游击区”,而没有被认定为中央苏区的大田县,早期革命历史向前整整被推进了8年


1932年


日军侵占上海。国民党反动派不仅驱散,甚至拘捕看报的厦门市民,引发了“三五”惨案。厦门党组织竭力组织后援,叶炎煌也在其中。可是,由于反动当局蓄谋破坏,后援斗争宣告失败。


“对共产党,宁错杀一千,勿放过一人!”当时,厦门蓬勃发展的群众运动,令反动当局惶恐不安。国民党反动派采取各种手段,加紧侦查并且破坏共产党领导机关,对共产党员实行残酷镇压。


1934年8月1日


一股不祥的气氛笼罩着厦门。当晚,有共产党员在张贴青工画报时被捕,紧接着,厦门中心市委机关遭到破坏。身份暴露后,很快,叶炎煌不幸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中共党员及中共机关工作人员共27人。


叶炎煌与另5人被押往省保安处审讯。在狱中,他们历经酷刑,坚贞不屈。10月25日清晨5时,叶炎煌在福州遭枪杀,时年26岁。


英雄虽已远去,浩气长存人间!2016年,叶炎煌在电影《无悔的心》里重生……


三明市融媒体中心(整理:李顺亮 郑丽萍)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