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风展红旗如画 | 红色起点 非凡历程——闽西北建泰将根据地和宁清归根据地的形成(上)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风展红旗如画 | 红色起点 非凡历程——闽西北建泰将根据地和宁清归根据地的形成(上)
转载
于 2020/12/16 15:42:46 发布
来源:中共三明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作者:佚名
22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风展红旗如画 | 红色起点 非凡历程——闽西北建泰将根据地和宁清归根据地的形成(上)
显示
1931年5月16日-31日,红一方面军第二次反“围剿”按照苏区中央局4月确定的作战方针,从江西富田一路向东横扫到福建建宁,连续取得白云山、白沙、中村、广昌、建宁战斗的胜利,五战五捷,痛快淋漓地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大“围剿”。5月31日建宁战斗结束当晚,毛泽东和朱德率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总司令部进驻建宁城北溪口天主教堂。
会议决定:6月3日三军团以第六师推进泰宁工作筹款,其余进黎川;十二军仍位置于建宁桂阳之线筹款工作,并处理在建宁之后方事情(如伤兵、战利品等),在三十五师到达建宁后,十二军应派部队进到建宁接替第六师工作;如敌人退出南丰后,拟以一军团布置于黎川、资溪、硝石等处,即黎川到南城河以东地区,四军则在南城到黎川河和南城到南丰河之间(南丰城在内),三军在南城至南丰河以西地区筹款,十二军在建宁至泰宁之线。会议重申和部署了:第一期向北、第二期向南、第三期向西的战略进攻计划。第一期向北筹款,发动群众,扩大苏区,争取南丰、南城、宜黄等县城。如敌退出南丰,则三军团应全部进黎川,威逼南城,四军进占南丰城,三军进向宜黄及南丰以西地区,十二军仍在泰宁、建宁;如敌守南丰、南城、抚州以至宜黄,则三军团应留一师于泰宁,在泰宁、建宁之间布一个团,其余在城内,第一步,三军团不要进横村,只要占泰宁、黎川要道,以一师进黎川、硝石间架桥,向硝石游击,一师位于黎川城,一师在湖坊,一师仍在泰宁,总指挥应在黎川城;如敌守南丰、南城不进,则三军团应向右靠向光泽、邵武、泰宁。十二军直属队位于建宁城西北,三十四师在建宁西乡,三十六师位于建宁东乡,四军在南丰、黎川、建宁间。如敌进以不打为原则、向右靠集中后再打。三军在敌未退时布置于南丰、白舍、东陂之直角内牵制朱、孙两师,并且在此地区内工作筹款。总部和四军在一起,三十五军调到瑞金接闽西重要物资,并维护闽赣交通,消灭靖匪吴文孙。三十五师的一0三、一0五两团,调回建宁归十二军建制。第二期各军工作区域和任务:三军团在大余、遂川、上犹、崇义、泰和(河西)、万安;四军在会昌、寻邬、安远、信丰;三军在于都、泰和(河东)、南康、赣县;十二军在建宁、宁化、汀州、瑞金、石城、广昌。十二军现可派1个团到新区域去布置工作,三军团在敌退出南丰后,可派1个师到新区域布置,三军、四军同样在相当时期即派一部队伍到新区域布置。第三期以赣南为工作中心,准备第三次反“围剿”作战,这是整个三期工作的中心任务。同时,会议还对第一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对外应做好迅速建立游击队、迅速分田、建立苏维埃、建立党团组织等四项工作;对内应做好筹款(筹足100万元,作为第三期作战费用),加强军事技术训练、政治训练、党团训练,扩大红军(队伍数量达3万)等三项工作。6月4日,毛泽东在南丰康都主持召开总前委第七次会议,对红一、三军团的部队行动作了进一步部署6月10日,毛泽东在总部驻地建宁溪口天主教堂主持召开总前委第八次会议。会议研究了10个问题。关于福建工作问题,会议指出闽西红军行动方向不应向漳州、东江,而要向汀州、连城、归化、宁化、清流等县发展,才能与赣东南联系起来,扩大红十二军。与此同时,6月初至6月中旬末,红一方面军各部按照总前委的部署,迅速向北发展。红三军团第六师在师长郭炳生、政委彭雪枫的率领下,从建宁进军泰宁县;红三军团其他部队(欠第六师)在彭德怀的率领下从建宁向黎川进军。
红六师占领泰宁城和将乐县北部的余坊、安仁、大源等地;
红三军团占领黎川县城。随后,红一方面军各部即分散在闽赣边界的建宁、泰宁、黎川、南丰各地开展建党、建政、建立地方武装和扩红筹款工作,创建了包括将乐北部地域的建黎泰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