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1930年初,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经过永安后,所到之处普遍燃起土地革命烈火,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躲藏在坚固的城墙堡垒里面的负隅顽抗,英勇的红军创造发明了秘密武器—棺材炮。它在攻城拔寨中威震四方,为创建和巩固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苏区第五反“围剿”开始后,为了配合主力红军广昌作战,有效地牵制和打击国民党军,巩固和保卫中央根据地,苏区中央局命令由寻淮洲任军团长、乐少华任军团政委、粟裕任参谋长、刘英任政治部主任的红七军团主力部队,从江西黎川出发,越过将乐包抄到永安安砂、曹远、大湖、贡川一线,发起解放永安的战斗。当时,永安县城有高约两丈、厚三丈余的高大城墙,城墙四周和城楼上均设有坚固的军事设施,城内驻有国民党军卢兴邦部一个团和一个县保安团共2000余人枪,易守难攻。但英勇善战的红军战士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红七军团首长认真分析和研究永安城内外的地形地貌、兵力部署、工事构筑等情况后,决定以军团参谋长粟裕率领红十九师五十五团和师直工兵连对永安实施坑道作业;以红二十一师占领大湖、坑边、吉山一带永安城正面的有利地形;以红二十师占领贡川一带,阻击由沙县、三元增援永安的国民党军,以形成对永安县城的合围,最后夺取县城。4月8日,红军首先攻占了永安县城的东北大门——贡川镇,全歼反动大刀会约一个排的兵力。红军除留下一个连的兵力,负责开展群众工作、成立贡川农工会苏维埃政府(主任陈法旺)和阻击沙县、三元方向增援的国民党军以外,主力部队挥师南下,沿河两岸清扫永安外围守军,很快占领了永安城区东北面的下渡、西营坂、新桥、大溪等地,并在大溪上游石壁处搭成一座浮桥,通过龟峰洞构成西北通道,使攻城部队得以顺利通过。同日,红九团经西洋抵达永安城南,与红七军团部队会合。至此,红军在永安城周围,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包围圈,守军如翁中之鳖。4月9日,红军强攻占领了永安桥西洋顶山高地据点(今市文联山顶)。日,红九团一部攻占了南塔高地。至此,永安县城外围的国民党军已全部消灭,只剩下城内孤立无援的守军。挖掘坑道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坑道防护层约3米左右,坑道宽约1.2米至1.3米,高约1.3米至1.4米。战士们在坑道里操作要弯腰屈背,所用的工具是老百姓的的锄头、镢子,锯成短柄后,一锄一锄地往里掘进。坑道只能容纳一二人操作,由于坑道里空气不通,待的时间长了就闷得难受,所以每人只能轮流挖二三十分钟,其他人排着长队在后面运土。遇到烂泥地段,边挖边渗出水来,每进半米,洞壁两边和头顶都得用门板等支撑着,预防塌方。坑道掘进中,曾两次挖到老百姓的粪坑,粪便流入坑道,又脏又臭,几位体弱的同志当场因沼气中毒昏迷过去,经及时抢救才脱险。挖了二三天后,每位战士身上的皮肤都长了许多疖子,有的化脓成疮,但红军战士们齐心协力,排除种种困难,坑道作业掘进速度越来越快。为了麻痹国民党军,在进行坑道作业的同时,其他部队进行了巧妙配合。队伍在离城二三里处,一面照常吹号、出操、训练,一面加紧攻城的各项准备,摆开一副强攻的架势。因而国民党军只把注意力放在应付红军强攻方面,继续加固城墙,增添工事。4月17日晚10时,经过6天6夜的艰苦奋战,挖掘坑道作业的部队已将坑道挖到了北门的城墙脚下。军团长寻淮洲吸取爆破泉上土堡的经验教训,下令将从贡川提供并运来的2000多斤炸药(黑硝),由工兵连精心将火药装进了早已准备好的二具棺材内,用铁丝和绳子捆紧,顺着坑道推进到城墙的墙基中心,将打通的竹子装进火药,一根一根接好,送进坑道,作为导火索接到棺材内,尽头装上雷管,经仔细检查后,用砖头泥土填紧,等待爆破。担任主攻的红十九师精心挑选出150余名具有丰富战斗经验党、团员组成攻城突击队,全军团上下,群情激奋,士气旺盛。18日凌晨4时,各部队都已做好了战斗准备,突击队已进入冲锋出发位置。5时整,解放永安县城的总攻开始了。随着寻淮洲军团长下令“点火”的命令,三颗红色信号弹划破长空,伴随着地面上一阵剧烈震动,“轰隆”一声巨响,“棺材炮”开了花,烟雾伴着火光腾空而起,坚固的古城墙被炸开一道十多米长的大口子。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顿时冲杀声、枪弹声震天动地。红军突击队员们穿过硝烟弥漫的突破口个个奋勇冲杀进城,后续部队向洪水决堤似地随后跟进。国民党军封锁北城门的4挺重机枪射手,都被“棺材炮”震昏了,等他们清醒过来时,红军战士提着明晃晃的大刀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只好乖乖投降。红军部队很快控制了部分街道和制高点。然而,自始至终坚持开挖坑道的工兵排长,点火引爆以后却在坑道旁壮烈牺牲。下午1时许,攻城战斗胜利结束。这一仗全歼国民党守军五十二师一个团和一个县保安团,俘虏近2000人,其中有国民党军五十二师一一九团团长、保安团副团长,以及伪永安县长林家木和其他重要军政头目30余人;缴获步枪900余支,驳壳枪32支,手枪13支,机枪7挺,轻、重机枪22挺,炮7门,子弹10余万发,炮弹100余发,无线电子手摇发报机2台,收报机3台,以及其他一大批军用物品。
解放永安县城的胜利,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东线行动的重大胜利,对于中央苏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斗争,打开敌后游击战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军秘密武器棺材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消灭敌人,扩大革命根据地,巩固苏维埃红色政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第五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后,就再也没有使用这个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