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风展红旗如画 | 80多年前,红军曾在建宁这个交通要道打了一场艰苦的阻击战!
分享文章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信息快递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风展红旗如画 | 80多年前,红军曾在建宁这个交通要道打了一场艰苦的阻击战!

转载 2020/12/16 15:42:47 发布 来源:建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佚名 50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邱家隘是建宁的北大门,是通往江西黎川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与七倍于红军的国民党“围剿”军在这里打了一场艰苦的阻击战。

蒋军第四次“围剿”失败后,并不死心,又纠集了十四个师的嫡系部队,从东、北两线向建宁苏区进攻。1934年1月下旬,国民党军以樊嵩甫、罗卓英、周浑元三个纵队,从黎川的樟村、西城桥、横村向邱家隘方向逼近。守备邱家隘防线的是红军第五军团第十三师、第十五师。

1月25日,敌樊嵩甫七十九师由樟村向建宁毛坊的寨头隘进攻,以掩护其主力进攻邱家隘。红军驻守寨头隘的是红十五师,他们奋起反击激战3小时,打退敌军十几次冲锋,致使敌军未能突破防线,守住了隘口。同时,蒋军以三个师的兵力重点进攻邱家隘。在这次战斗中,蒋军从数量和装备上不惜代价,飞机、大炮一齐上。从战术上采取堡垒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从四面八方向红军阵地进攻。红军在武器的数量与装备上处于劣势,战术上又受“左”倾影响,只能打堡垒对堡垒的防御战。但是红军战士有着坚强的斗志和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场仗打得十分顽强。

1月是建宁最寒冷的时节,隘口山顶的积雪未化,红军战士冒着刺骨的寒风,守卫在阵地上,身上冷了,在战壕里原地跑步取暖,口干了,抓把积雪解渴。每一个红军战士都严阵以待。25日,敌军先头部队六十七师一部逼近邱家隘前沿一处高地,作试探性进攻,与红军警戒接火。由于红军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连续打退敌人数次冲锋,迫使敌军缩回大本营。

原邱家隘遗址

26日,敌军重新组织力量,调动三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红军阵地发动集团性全面进攻。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和七倍兵力的优势,红十三师和“少共国际师”一个团奋力反击。少共国际师警备连、兄弟部队第三营的阵地上,炮火纷飞,子弹呼啸,山头上的树木、杂草都起了火,山坡上被敌人的炸弹掀了一层土,前沿阵地弹坑密布,敌机轮番俯冲扫射,整个战场上硝烟滚滚,枪炮齐鸣。英勇的红军战士,为保卫建宁苏区,沉着应战,敌机来了钻进掩蔽体,敌机走了又上阵地。敌人不进入射程之内绝不开枪;敌人一旦进入射程范围就瞄准,把一颗颗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敌人每前进一步,都遭到红军的顽强反击。敌人一次次都被红军战士打下去。在阵地前,敌人尸体遍布山坡,污血把山都染成了紫红色。激战一天一夜,红军战士仍然坚守住阵地。

邱家隘阻击战,表现了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以少数兵力,牵制了三个纵队的敌人,在阻击战中大量杀伤敌人,为红军主力部署驻马寨战斗争取了时间。但这一次阻击战,是在“左”倾错误指导下打的一场消耗战,红军从兵员、弹药上也受到一定损失。为了保持红军有生力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军于27日主动撤离邱家隘阵地,聚集到将军殿、驻马寨防线。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