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风展红旗如画丨80多年了,一起重温大田乡红军村的这段红色记忆......
分享文章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信息快递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风展红旗如画丨80多年了,一起重温大田乡红军村的这段红色记忆......

转载 2020/12/16 15:42:48 发布 来源: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佚名 82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苏区武装力量逐步壮大

为坚守这块最后的红色阵地,县委、县革委会采取措施,建立所在地的赤卫队武装,并从保卫机关的武装中抽调部分力量组成游击队,以大田为根据地,主动出击新桥、梅口,还在新桥扩建了一支游击队,后扩编为泰宁独立营,牵制打击进攻的国民党军。随着大田区、乡支部的建立和土地革命斗争的开展,泰宁独立营也开始与建黎泰地方武装配合,主动出击,打击国民党军和地方保卫团武装,取得了显著战果。

1933年1月初,泰宁独立营,建宁、黎川地方武装北上江西金溪浒湾,和江西赣县独立团,兴国、胜利两县游击队1000余人合编为建黎泰独立师,师长为周振国。1月中旬,在成立中共建宁中心县委的同时,江西省将第四分区划出,成立了建黎泰军分区,指挥员为李德胜,政委由中心县委书记余泽鸿兼任。军分区隶属江西省军区,负责指挥建黎泰独立师以及三县独立团、独立营、游击队、赤卫军、少先队等地方武装对敌斗争。

2月27日,建黎泰独立师配合主力红军击溃了国民党军孙连仲、吴奇伟部,缴获洋油万余桶、食盐9万余斤,以及大量的军用物资,受到中革军委的通电嘉奖,表彰他们“实足为苏区地方武装的表率”;2月28日,建黎泰独立师一个连在挽舟岭击溃企图进犯大田的田玉璠团一个营,毙敌官兵四、五十人,缴步枪6支。

3月9日,建黎泰独立师和模范少先师一部袭击龙安、大布保卫团,缴步枪1支,子弹数百发;11日,国民党第56师田团进扰大田,建黎泰独立师配合泰宁独立营与敌战斗两天一夜,击退进犯之敌,成功地保卫了大田苏区。

5月5日,建黎泰独立师一部配合大田赤、少队从新桥岭下出发,直扑泰宁县城。田玉璠团固守工事不敢出战,双方相持数小时,打死国民党兵十余人,打伤十余人。城内守军惊慌失措,军官家属、土豪等纷纷向邵武、将乐逃去。

4月上旬,江西省军区司令陈毅到建宁前线视察工作时,专电向中央局、总司令部建议“努力扩大少先师,请改番号另编一师”,并提议调建黎泰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高传遴任师政委。此后,模范少先师进一步扩大,并编入左路挺进队,师部驻泰宁新桥,以邵武、将乐、泰宁之间的三角地带为主要活动区域。

1933年7月以后,在东方军入闽作战胜利的鼓舞下,泰宁仅八、九两个月,县区两级游击队就扩编了600余名,全县赤卫军总数扩充到1670人,少先队1063人;1933年12月,还扩编了一支“建泰独立团”武装。

地方武装的壮大,有力地抑制了保卫团、大刀会的骚扰破坏。1933年秋收来临之际,各区赤卫队普遍组织起“红色割禾队”,武装保卫秋收。同时还深入敌占区,帮助白区群众抢割地主土豪的稻子,为当年粮食生产获得罕见的好收成提供了保证。此外,泰宁各区赤卫军还轮流组成“伕子队”、“担架队”,下洋口、沙县帮助搬运东方军的战利品、运送伤病员,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的战斗。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