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收条的故事1931年5月31日,第二次反“围剿”最后一仗在建宁打响,在取得富田、白沙、中村、广昌,“四战四捷”的红一方面军势如破竹,顺利攻克建宁城。当日傍晚
在建宁县城东门前,有一座横跨濉溪的古老石拱大桥,叫万安桥。城里的群众来往泰宁、归化等地,都要经过这座桥。一九三一年五月,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
清流县林畲镇有一座革命烈士墓,每逢清明节,当地群众都会自发前来祭扫。这座烈士墓,是曾富良和曾其应、谢玉姬一家三口的衣冠冢。红四军后代清流苏区行祭扫曾家三烈士墓8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闽赣省斗争环境日益艰苦恶劣,加上由于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祜、参谋长徐江汉等人串通一气,排挤和摆脱省委领导,掌握了闽赣省领导机关的
周恩来在建宁周恩来同志在建宁的革命活动片断曹嘉忠征集整理1931年5月,毛泽东和朱德等同志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向东挺进,在建宁一举歼灭守敌刘和鼎师七千人,开
明溪县城关乡罗翠村,距县城11公里。下辖罗地、翠竹洋、砂坑、上洋、下洋、王婆山6个自然村,罗翠是罗地与翠竹洋的合称。罗翠村罗姓系宋代著名理学家、“闽学四贤”之一
71年前,新中国诞生之际,一支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的部队,听从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告别家乡亲人,从太行山出发,途经8省63个县,历时200多天,行程
退休干部李成麟讲述泉上土堡战役10月12日,宁化县泉上中心小学50多名学生走进东方军泉上土堡战役纪念馆、泉上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历史。泉上镇
红军主力出发长征,中央苏区各县相继失陷,只剩下清流、宁化两座县城。大军压境,战云密布。蒋介石命令敌五十二师全线出击,要求在1934年11月底攻下清流、宁化。背靠
由于中央“左”倾领导者推行错误的军事战略方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败,中央苏区日益缩小,至1934年9月,中央红军被压缩在江西的瑞金、兴国、宁都、于都、石
学习弘扬“苏区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邀请“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宣讲团到机关作宣讲10月16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邀请“风展红
《三明日报》每周一都会推出红色三明工业三明绿色三明文明三明具有三明特色的四张城市名片展现了新三明建设各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一起来看看本周《三明日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使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中央决定成立“闽赣省”。5月上旬,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在黎川胡坊正式成立,把工作卓有成
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周志鸿摄)“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三明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
泉上镇街心公园塑有军号手和号谱雕像10月12日,宁化县泉上中心小学50多名学生走进东方军泉上土堡战役纪念馆、泉上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历史。泉
杨锡光,三明市将乐县光明乡人,1934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队伍中长期从事医务工作,是这块红色热土上走出去的著名红色军医。他在长征途中光荣加入党,后参加
10月20日,“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宣讲报告会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会前,北京林业大学有关负责人会见了红色三明故事宣讲团一行并与他们亲切交流,对宣讲团的精彩
近日,长校镇又发现一组红军标语。据统计,长校镇已发现红军标语共有6处76条。此次发现的红军标语,位于长校镇长校村李升泉祖屋里一个废弃的旧衣柜内。衣柜由杉木打造,